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重新定義學校的歷史__《世紀回眸:成功大學的歷史》編後紀__2001



重新定義學校的歷史編後記


本書是成功大學七十年校史,由成大發行,由成大歷史系教師組成的四人編纂小組中我承擔執行編輯角色。編後記由我撰寫,曾以編纂小組共同具名方式,在2001年成大七十年校慶前後,發表於聯合副刊。

「歷史」的組成元素不外是「時」、「地」、「人」、「物」、「事」五者,如果用舞臺劇的演出作為譬喻,舞臺是「地」,搭景和陳設是「物」,演員是「人」,而每個人在舞臺上都扮演著某種「角色」,或是在不同的故事脈絡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故事」就在「時間」的流轉中、在「角色」與「角色」、在「人」與「物」的互動中、在「舞臺」上演出一幕幕的悲歡離合與喜怒愛怨憎。
舞臺有燈光,臺下有觀眾。若說觀戲的是想回顧歷史的人,那麼歷史學家就好比燈光師。燈火輝煌處聚集了觀戲的眼光,但舞臺幽黯的角落的人們,卻難以得到眾所注目。至於劇作家是誰?誰來導演?恐怕是意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司馬遷也無法鐵口直斷,只能以「成一家之言」來提出自己的解釋。
舞臺上廣闊的場景如何觀照?眾多的角色間的關聯如何界定?跌宕起伏的劇情如何牽起前因後果?幕啟幕落之間如何流轉?該不該為舞臺上的故事而歡呼流淚?燈光該打向哪裡?「我」又在哪裡?是否在舞臺上也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晃動?觀者與戲劇之間恆是一種主客交融的互動,有人自喻是「入戲的觀眾」,歷史學家卻還不止於此,他們介入了觀眾與戲劇之間,有時候扮演著燈光師的角色,有時候偷偷地竄改劇情,並且經常在竄改的時候矇騙自己更早於欺騙觀眾。

學校的歷史應該如何書寫?成功大學的歷史,當然就是從創校開始、直到今天的來龍去脈。但是問題來了,成功大學這個稱謂是從1956年從學院昇格為大學才開始,之前稱為臺灣省立工學院(1946年底昇格),更早曾有短暫時間稱作臺南工業專科學校(戰後初期)、臺南工業專門學校(日本殖民統治末期),最早則是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創立於1931年。那麼,「成功大學」的歷史究竟有多長?該從哪裡寫起?問題還在於,「成功大學」(如果以這個名稱來概括全部七十年的歷程)的「舞臺」有著層層的擴張。創校時的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只擁有今天的「成功」校區。以後陸續發展出「勝利」、「光復」、「建國」、「敬業」、「自強」、「力行」、「歸仁」、「安南」,至今共有九個校區。「光復」、「建國」、「自強」、「敬業」諸校區,原來都是陸軍營地,「力行」校區則是國軍八○四醫院。但是在戰前,八○四醫院是日軍衛戍醫院,「自強」校區是甘蔗田;「勝利」校區是果園和竹林;「建國」、「敬業」和「力行」校區的一部份都是鄉林原野;「光復」校區則是日本第二聯隊的主要根據地。第二聯隊的歷史,比起創校七十年的成功大學,還要早上近二十年。光復校區內還有兩百年前清朝在府城築城的東城垣,和1970年從西城區遷移來的小西門遺址。這些後來陸續加入成大版圖的空間,我們該如何看待它們的前世?那麼,成大的歷史該有多長?成大的版圖該有多廣?成大的子民該有多少?

還是用舞臺劇來說這故事吧!劇本上題著「成功大學的歷史」七個大字。舞臺的基地必須以現今成大所有的版圖來搭建。隨著時光移轉,幕啟幕落,燈光師觀照的空間逐漸擴大。幕後的旁白緩緩地說著成大的開天闢地,矇矓的舞臺上,隱約可以看到身影綽綽,有人在舞臺右邊的甘蔗園裡收割,推出舞臺到廠裡製糖;有人在左邊踏著正步,歌頌著皇軍的榮耀;有人在靠近觀眾席的邊緣,才剛在芭樂園裡採收後,到一旁的竹林下,談天說地;舞臺的深處,炊煙嬝嬝的低矮農舍前,幾個小孩正在嬉戲,等著父親的歸來。燈光漸亮,舞臺中央微明,一棟中央兩層樓高、兩側一層的對稱式建築正興建中。這是1933年,臺南高工剛成立兩年,第二年秋冬之交,圍牆開始起造。下一幕,到了1950年代初,舞臺左方暗沉如故,但是日本軍歌不再嘹亮,轉成中國南腔北調的流亡戰士,微微傳出瘖啞的二胡聲,哀鳴著思鄉情懷;燈光往舞臺左前方延伸,原來竹林處,開始整地興建幾幢美式住宅,準備迎接美國普渡大學顧問的蒞臨;舞臺中央還是燈火最明亮的處所,學校開始出現了如「盛開的荷花,玉立婷婷,清芬四溢」的女同學們,將臺南高工時代濃烈的陽剛氣息舒緩些許。當然,到了我們寫作校史的今天,舞臺上燈火輝煌,上頭的陳設也幾度滄桑。芭樂園上蓋了圖書館和學生宿舍,這是勝利校區。甘蔗田消失了,變成軍事基地,又徹底拆除,成了舞臺右方的自強校區。左邊的陳設多半被撤除,重新裝設,又挖了個池塘,那是光復校區……。舞臺的燈光,一盞盞亮了,臺下觀眾的視野,也逐漸擴大。但是,當燈光尚未觀照時,臺上那熙熙攘攘的時移事往,算不算這齣戲的一部份呢?還有,舞臺的搭景、陳設,是戲劇中沉默的演員,該不該也記錄在劇本中呢?
於是,這次的校史編寫,我們邀請了更多的角色進入劇本。我們邀請戰前日本步兵第二聯隊的臺籍老兵,和戰後光復營區駐軍中的外省流亡戰士,與成大的知識份子,在學校的歷史敘事中共聚一堂,訴說著各自對榕樹和老建築的不同記憶。我們也邀請蘇鐵、油加利、黑板樹和雨豆,通過它們的生態變遷,共同來陳述學校的過去。我們記錄了樓起樓塌和空間形式的改變,希望能從中捕捉七十年來這塊土地上人們生活的軌跡。學校的歷史不只是學校自身的歷史,特別不只是學校中師生的歷史,它同時應該是空間的歷史、建築的歷史、生態的歷史、草木蟲魚的歷史。學校的歷史也不應該只是成功者的歷史,它應該也是平庸者或失敗者的記錄。更有甚者,學校的歷史不該只是既成事實的備忘錄,在不同的時空中,對學校未來的想像和未實現的願景,也可以是學校歷史中的一環。

成功大學今年七十歲了,學校在去年初夏,組成了校史編輯委員會,下設校史編纂小組,由當時的文學院院長、歷史系涂永清教授擔任編纂小組召集人,小組成員還有歷史系教授林瑞明、陳梅卿、王健文,專兼任助理高淑媛、梅政清、林廷叡。一年當中,編纂小組曾在去年校慶前後,邀請來訪母校的日籍鳳木會老校友舉辦座談;也曾在今年56月間規劃了小規模的關於成大前身「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影像展──『快門下的臺南高工』;今年11月七十年校慶期間,將與藝術中心、歷史系合辦成大校史文物影像展──『歲月風華:成大七十年歷史文物影像展』;校慶同時,歷史系也將舉辦第一次的成大校史學術研討會──『成功的道路:成功大學校史學術研討會』。編纂小組除了出版這一本七十年新校史《世紀回眸:成功大學的歷史》外,小組助理、歷史研究所博士班高淑媛小姐(歷史78級)同時還編寫有關臺南高工影像史的專書。我們期待,這是一系列有計劃而永續的「成大研究」的開端,而非只是為七十年校慶的應景之作。因此,我們期待在年底為學校慶生的同時,大型展覽、學術會議和新校史的出版,將形成「成大研究」的第一波浪潮,接下來,更長期而有系統地處理校史檔案資料的徵集、整理、典藏、展示、研究以及有關成大校史的口述歷史計劃,都須要按部就班地推動。學校的歷史必須細水長流,長期累積,才能有可大可久的成果可期。
世紀回眸:成功大學的歷史》一書的參與者如下:
歲月風華:七十年大事記〉由王健文編選,其中前六十年的大事記,幾乎完全取材自石萬壽教授、林瑞明教授十年前編纂的《國立成功大學校史稿》,只補了少許幾條記事。後十年則以《國立成功大學校刊》為主,兼採其他相關資料。除了大事記要外,這個單元還繫年輯錄了相關文字與圖像資料,與編年記要互為印證。
大事記是全書的骨架,以下六個單元則從不同主題敷其血肉。〈生活映象:點點滴滴的回憶〉由助理歷史系87級的林廷叡執筆;〈青春歲月:成大學生運動〉由歷史系教授林瑞明(歷史62級)與衛星資訊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羅振方(測量76級)合撰;〈江山有待:走出校園之後〉的採訪側記出自歷史系陳梅卿教授的訪談印象,內文則由高淑媛和王健文分別撰寫第一和二、三單元;〈前世今生:關於成大的歷史記憶〉由王健文執筆;〈營造紀事:建築與空間的歷史〉請建築系傅朝卿教授(建築67級)撰寫;〈草木蟲魚:鮮綠色的沙漏〉則由生物系郭長生教授和簡豪江同學(生物92級)共同寫作。全書中校友級別的界定,尊重不同階段校友自身的習慣。戰前校友科別加入學屆次表明,如「機械2」代表1932年入學的機械工學科第二屆同學;戰後則以系別加畢業年度(民國紀元)表明,如「外文52級」代表1959年入學,1963年畢業的外文系校友。
在編纂過程中,涂永清教授總攬全局,協調一切行政與編輯事務,並參酌意見,潤飾文稿。陳梅卿教授是口述訪問的主要負責人,並與藝術中心共同策畫「歲月風華:成大七十年歷史文物影像展」;高淑媛小姐則訪談了定居臺北的高工時代老校友。林瑞明教授是小組成員中唯一一位成大早期校友,關於三十年來成大的變遷掌故,提供了最好的見證。王健文教授為執行編輯,擬定編寫風格並調度助理工作。高淑媛處理日文資料,對戰前校史有最好的掌握。梅政清建立、管理網頁,並處理一切圖像資料。林廷叡綜理一切行政庶務,且初步閱讀整理資料。
歷史系退休教授梁華璜先生、何培夫教授提供珍貴資料;陳玉女教授、顧盼教授協助鳳木會日籍校友座談事宜;歷史研究所李貴民、張惠君、林玉如三位同學曾經協助處理資料;歷史系王琪主任、葉秀玉小姐、江達智助教提供行政或設備上的支援;歷史系81級林春蘭小姐協助閱讀檔案並商議編撰風格;蔡安心先生、歷史研究所(90級)松尾直太同學協助翻譯日文資料;建築所曾逸仁同學、藝術所蘇世德同學提供照片;謹此致謝。
總務處文書組暫借珍貴的檔案,總圖書館暫借歷屆畢業紀念冊,校友聯絡中心葉茂榮主任及中心工作伙伴提供重要訊息及珍貴校史資料,教務處王善興秘書、課務組陳瑞士先生協助一切行政庶務,出版組李明輝主任、吳慶壽先生在印製招標過程中大力幫忙,亦在此致謝。各院系所提供其相關資料,校友們接受電話訪問,提供重要訊息,由於人數眾多,在此不一一列舉大名,敬致謝忱。有些資料限於體例未能在這次校史中收錄,我們將會以其他形式呈現。
我們感謝傅慶騰(電工1)、劉盛烈(應化1)、李火木(應化1)、莊君地(機械3)、林苑明(電工7)、郭明鎮(機械10)、林耿清(應化11)、林長城(機械13)、葉來興(應化14)、陳耿燿(電化4)、王振華(化工39級)、楊再禮(化工39級)、洪銘盤(電化38級)、吳慶年(機械39級)、曾繼紹(電機39級)、謝爾昌(機械39級)、張文燦(機械39級)、王秀蓮(建築41級)、許鴻齡(化學60級)、林玲芬(會計63級)、蔡景三(交管65級)、趙曉秋(後醫79級)、柯伯勳(外文84級);以及來自日本的近藤哲(電工11)、高橋一行(電工11)、芝原潤也(電工11)、緒方敏則(機械5)、椎名三郎(機械9)、野中一郎(機械12)、增田昌俊(機械13)、前田克己(機械13)、前田正敬(機械13)、田中志朗(機械13)、秋吉豐英(機械14)、濱壽夫(應化13)、小浘良夫(應化14)、柚木武士(電化1)、伊藤正重(電化2)諸位校友接受我們訪談,或提供珍貴的影像或物件資料。我們也感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許雪姬教授提供校友陳永祥(電工3)與楊藏嶽(應化6)的訪問記錄。我們還要感謝水利系退休教授湯麟武先生、校友劉定泮先生(電機55級)、嚴榮貴先生(化工63級)、周述惠女士(中文66級)提供回憶文章,已故張駿五、吳振芝教授家屬提供珍貴文物及影像,並感謝鄭文亮先生為本書封面題字。
站在新世紀的開端,回顧過往歲月,同時前瞻未來。「回眸」的眼神轉向來時路,但身體的姿態卻是向前行。審視過去,未來往往因而明朗清澈。新舊世紀之交,我們如此看待學校曾走過的足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